首頁 > 生活小幫手
      | 酒杯形狀使用的哲學 | 2018-10-29 | 
  | 
           
 你喜歡沒事小酌一杯嗎?點調酒時,杯子的形狀各個不一樣,寬闊杯口、直桶杯身,還有錐形、笛型杯身。這背後有什麼學問嗎?   
酒杯扮演的角色 
雞尾酒杯有多種不同造型,它們的功能可不只有裝盛飲料而已。 
  
外觀 
我們對某款雞尾酒的第一印象,當然來自於它的「造型」和整體外觀,澄澈、適度冰鎮外加美麗的顏色,讓人忍不住想好好品嚐。 
  
盛裝 
如果把短飲型雞尾酒倒進長飲型的酒杯,馬上會覺得酒好像少了一大半;反之,如果想把長飲型雞尾酒倒進短飲型的杯子裡,那只能祝你好運了⋯⋯ 
  
實用性 
別想在笛型杯裡調製莫希多,因為在搗壓薄荷葉時只要稍微用力一點, 就可能讓笛型杯粉身碎骨。有些雞尾酒本來就是要直接在杯中調製,這時酒杯不只做為容器,也是創造飲品的工具。 
唯一的限制是想像力 
創造新款雞尾酒時,請大膽發揮想像力,無論是挖空的水果、貝殼、試管和碗,都可以拿來盛裝雞尾酒。不過千萬別忘了,你選擇的容器最好具有意義,並且和你想創造的品嚐體驗有關,更重要的是要能突顯雞尾酒的特色。 
  
  
  
必備調酒杯 
古典杯(容量150-330毫升) 
- 
適合短飲型雞尾酒加入冰塊飲用,又稱「ROCKS杯」,因為英文on the rocks 就是「加冰塊」的意思。 
適用雞尾酒:內格羅尼、琴蕾、白色俄羅斯,當然還有古典雞尾酒!生活 
高球杯(容量200-400毫升) 
-  
高球杯多用於高球類雞尾酒,因而得名。寬闊杯口和直桶杯身,方便裝盛2/3 的冰塊(碎冰的話可整杯加滿)後再倒入汽水。 
適用雞尾酒:血腥瑪麗、琴費茲、自由古巴 
馬丁尼杯(容量70-120毫升) 
-  
馬丁尼杯是其同名雞尾酒最具代表性的象徵,風靡程度到後來幾乎變成一種陳腔濫調。馬丁尼杯的杯腳設計成讓人方便持杯,不會讓雞尾酒隨著手的溫度上升,杯身的錐形則使芬芳氣味更容易擴散。馬丁尼杯很適合裝盛不加冰的短飲型雞尾酒。 
適用雞尾酒:乾馬丁尼、柯夢波丹、曼哈頓 
笛型杯(容量120-180毫升) 
-  
這種杯子多用於以氣泡酒(克雷蒙、普羅賽克、香檳)為基酒的雞尾酒,修長纖細的杯身更能強調細緻的氣泡。用酒杯專用的鑽石鑽頭輕磨杯底,盛裝酒時可增加氣泡的數量,並且讓氣泡集中在杯內中央緩緩上升。笛型杯裡絕對不該加入冰塊,使用前可先把杯子放到冷凍室裡冰鎮十分鐘。 
適用雞尾酒:貝裡尼、皇家基爾、法式75 
葡萄酒杯(容量300-400毫升) 
-  
葡萄酒杯現在又多了新用途,除了品嚐葡萄酒,也可以盛裝雪麗酷伯樂一類的長飲型雞尾酒,就算只是想單純增添優雅氣質也十分合適。 
適用雞尾酒:斯比滋、基爾、蛋酒 
- 
一口杯(容量120-180毫升) 
適合裝少量的純酒(例如冰伏特加)或酒精濃度高的雞尾酒。 
一口杯的英文名為「shot」,指的就是要「一口氣喝完」,因為杯中盛裝的飲品就是應該一鼓作氣、一口乾杯! 
適用雞尾酒:B-52 轟炸機、龍舌蘭純飲 
  
  
  
#開車不喝酒;喝酒找代駕 健康理性飲酒  
本文摘自三采出版《我的雞尾酒生活提案》 
文章出自: 
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92656&fbclid=IwAR2VYxp-sNRQytlxiN1O9_AwOkLJ2NSwz38HDDOTp3yuF7eN_wv9hnlBpvg  | 
           
 




